食品废水污染物浓度高,污水可生化性较好,一般都会采用厌氧工艺,污水进入厌氧塔,通过厌氧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IC厌氧反应器在食品废水处理中应用比较广泛,容积负荷可达到10-18kgCODm3.d
厌氧反应器工作原理:
IC厌氧反应器构造的特点是具有很大的高径比,一般可达4-8,反应器的高度达到20m左右。 它相似由2层UASB反应器串联而成。按功能划分,反应器由下而上共分为5个区:混合区、第1厌氧区、第2厌氧区、沉淀区和气液分离区。整个反应器由第一厌氧反应室和第二厌氧反应室叠加而成。每个厌氧反应室的顶部各设一个气、固、液三相分离器。
污泥斗
三相分离器和反应室:第一级三相分离器主要分离沼气和水,第二级分离污泥和水,进水和回流污泥在第一厌氧反应室进行混合。其有很大的去除有机能力。进入第二厌氧反应室的废水可继续进行处理,去除废水中的剩余有机物,提高出水水质。
泥水混合反应区:厌氧反应器采用底部进水,污水通过布水器进入厌氧塔底部,首先与高浓度的厌氧微生物接触,通过微生物的吸附作用能够快速的降低污水中有机物浓度,处理效率高。
第1厌氧区:混合区形成的泥水混合物进入该区,在高浓度污泥作用下,大部分有机物转化为沼气。混合液上升流和沼气的剧烈扰动使该反应区内污泥呈膨胀和流化状态,加强了泥水表面接触,污泥由此而保持着高的活性。随着沼气产量的增多,一部分泥水混合物被沼气提升至顶部的气液分离区。
气液分离区:被提升的混合物中的沼气在此与泥水分离并导出处理系统,泥水混合物则沿着回流管返回到最下端的混合区,与反应器底部的污泥和进水充分混合,实现了混合液的内部循环。
第2厌氧区:经第1厌氧区处理后的废水,除一部分被沼气提升外,其余的都通过三相分离器进入第2厌氧区。该区污泥浓度较低,且废水中大部分有机物已在第1厌氧区被降解,因此沼气产生量较少。沼气通过沼气管导入气液分离区,对第2厌氧区的扰动很小,这为污泥的停留提供了有利条件。
沉淀分离区:第2厌氧区的泥水混合物在沉淀区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由出水管排走,沉淀的颗粒污泥返回第2厌氧区污泥床。 从IC反应器工作原理中可见,反应器通过2层三相分离器来实现SRT及HRT,获得高污泥浓度;通过大量沼气和内循环的剧烈扰动,使泥水充分接触,获得良好的传质效果。沉淀分离区的主要作用减少厌氧出水悬浮物浓度,减少厌氧塔污泥流失。
IC厌氧反应器设备优势:
(1)具有很高的容积负荷率:由于IC反应器存在着内循环,第一反应室有很高的升流速度,传质效果很好,污泥活性很高,因而其有机容积负荷率比普通UASB反应器高许多,一般高出3倍以上。
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如土豆加工废水,当COD为10000~15000mg/L时,进水容积负荷率可达30~40kgCOD/(m3•d)。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如啤酒废水,当 COD为2000~3000mg/L时,进水容积负荷率可达20~50kgCOD /(m3•d),HRT仅2~3h,COD去除率可达80%左右。
(2)节省基建投资和占地面积:由于 IC 反应器的容积负荷率大大高于 UASB 反应器,IC反应器的有效体积仅为UASB反应器的1/4~1/3,所以可显著降低反应器的基建投资。由于IC反应器不仅体积小,而且有很大的高径比,所以占地面积特别省,非常适用于占地面积紧张的厂矿企业。小型的 IC 反应器可以工厂预制,大型的可在现场制作,施工工期短,安装简便,且IC反应器的土方量很小,可节省施工费用。
(3)靠沼气提升实现内循环:不必外加动力厌氧流化床和膨胀颗粒污泥床的流化是通过出水回流由泵加压实现强制循环的,因此必须消耗一部分动力。而 IC 反应器是以自身产生的沼气通过绝热膨胀做功为动力实现混合液的内循环的,不必另设泵进行强制内循环,从而可节省能耗。
(4)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由于IC反应器实现了内循环,处理低浓度水(如啤酒废水)时,循环流量可达进水流量的 2 ~ 3 倍;处理高浓度水(如土豆加工废水)时,循环流量可达进水流量的10~20倍。因为循环流量与进水在第一反应室充分混合,使原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得到充分稀释,降低了有害程度,并可防止局部酸化发生,从而提高了反应器的耐冲击负荷的能力。
(5)具有缓冲pH能力: 内循环流量相当于第一级厌氧的出水回流量,可利用 COD 转化的碱度,对 pH 起缓冲作用,使反应器内的 pH 保持稳定。处理缺乏碱度的废水时,可减少进水的投碱量。
(6)强制内循环: 通过强制内循环系统。提高厌氧塔的上升水流速度,促进颗粒污泥的生成。同时可以充分搅拌,泥水混合充分。解决厌氧反应器启动初期,沼气产生量上,无法实现内循环的目的。同时通过强制内循环可以稀释污水,提高厌氧塔耐冲击能力。
食品厂厌氧塔
食品废水厌氧反应器日常维护注意事项
1.污泥菌种:厌氧污泥中具有处理污染物能力的就是细菌等有机物质,菌群的组成及菌种的成分决定了其颗粒强度、产甲烷活性及对污水的适应能力。一般来说,厌氧颗粒污泥中有机物成分占70%左右,污泥外部菌种主要为丝菌,污泥内部主要为杆菌、球菌等。
2.进水PH值:厌氧反应器进水PH值一般应控制在7.5-8.5之间,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会对工艺造成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厌氧菌(主要是产甲烷菌)活性的影响,包括:影响菌体及酶系统的生理功能和活性。影响环境的氧化还原电位。影响基质的活性,产甲烷菌的这些性质功能遭到破坏后,处理COD的活性就会大大降低。
3.厌氧反应器温度:进水温度要求控制在35-38℃之间。因为产甲烷菌大多数都属于中温菌,在这个范围内,其处理效率是很高的。当温度高于40℃时,处理效率会急剧下降。同时厌氧反应器温度频繁波动也会影响厌氧微生物的活性。
4.容积负荷:厌氧反应器具有很高的容积负荷,一般情况下为10-18kgCOD/m3/d(不同厂家的IC容积负荷会有差异,某些品牌的IC容积负荷可能更高)。短期内进水负荷的变化幅度不要过大,要让厌氧菌有一定的适应时间,应逐步增加或降低负荷。如果条件可以,尽量使其负荷在一个范围之间趋于稳定的状态。负荷过低或过高,都会对IC的正常厌氧处理产生巨大影响。需要控制进水COD浓度不能有较大的波动,使厌氧反应器稳定运行
5.上升水流流速:IC 反应器的上升流速一般在4-8m/h, 当污水的进水COD 值浓度较低时,需要提高流量来增加COD 的负荷率。较高的上升流速会有助于颗粒污泥与有机物之间的传质过程,避免混合不均匀对设备的影响。上升水流速度过高容易造成厌氧污泥颗粒流失
6.水解酸化:废水进入厌氧反应器之前要保持足够的预酸化度,一般在30%-50%之间,控制在40%左右比较合适。预酸化度高的情况下,VFA高,进水PH值会降低,为调解PH值,会增高污水处理的运行费用,同时还会影响污泥的颗粒化。所以一般污水进入厌氧塔前可以设置水解酸化池,对污水提前进行水解酸化处理。
7.有毒物质: 对厌氧颗粒污泥有抑制性作用的毒性物质,主要是H2S和亚硫酸盐。H2S 的允许浓度为小于250 mg/l,否则可能会使大部分产甲烷菌降低50%的活性。亚硫酸盐的毒性比H2S更高,建议将亚硫酸盐的浓度控制在150ppm以下,所以,一定要严格控制这两种有毒物质的含量,对其进行定期检测。
8.沼气处理:做好沼气排放应急措施,当沼气稳压柜或压力表压力快速升降时,一定要引起重视。这种情况下,一般会出现沼气泄漏或沼气输送不畅,要迅速查明原因,无论采用放空还是其它手段,务必确保厌氧反应器内的沼气能够正常排出。
9、水封罐:日常运行是要检查水封罐液位,及时补充水,防止因为水封罐缺水丧失水封作用。
无锡市碧天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污水处理技术、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技术的研究和工业化应用,并进行工程的设计、设备制作和相关的设备采购、工程施工安装,及系统的运行等(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 ,即EPC))/交钥匙总承包工程及完整解决方案。同时,提供污水处理、废水深度处理和中水回用系统的托管与运营服务。 无锡市碧天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在和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和江南大学(原无锡轻工大学)等科研单位保持密切合作的同时,不断加大自身的科研力量,集中了一批目前国内环境科技研究和应用方面的高素质人才,现拥有工艺、土建、钢结构、电气自动化、机械设计和制造等各类专门人才十余名。专业人才和技术优势不仅成为公司立足市场的坚实基点,同时也为公司持续的发展提供原动力。 通过潜心研究,无锡市碧天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在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基础研究及实际应用等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工程经验。目前,承接的交钥匙总承包工程及相关设备已涉及啤酒、酿造、市政、医药、电子、石油化工、屠宰养殖、淀粉、油脂等行业。其中,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的高效好氧生物反应器——膜生物反应器(MBR)在国内实现了在PTA(精对苯二甲酸)、聚酯、啤酒等工业废水中大规模应用。 为客户解决水的问题,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将谨持“诚信为本,科技创新,永续经营”的企业理念,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成熟的技术、系统的解决方案、可靠的质量,为客户提供全面而有效的服务……